語文開考前,絕大部分考生都會“笑看高考”,但兩個半小時后,局勢可能會就此逆轉。家長該如何應對?
“一定要學會察言觀色!”凃先生的兒子凃賢志畢業于省實驗中學,去年高考以理科673分的成績被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錄取。家長要學會“看相”,孩子不耐煩時,千萬不要火上澆油,別追問“考得怎么樣”的。不過,有的家長又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——不敢跟孩子說話,這也容易令孩子產生雜七雜八的想法:爸爸、媽媽是不是對我失去信心了?
凃先生回憶說,兒子前兩門都考得較順手,次日考完理綜后,他發現兒子面有不悅。兒子說,理綜有點難。他當時心頭一緊,不過神情卻表現得很輕松,“你好歹做完了,剛聽說好多伢都沒做完。就算做錯了,別個也未必做得對。”
“關于考試,孩子如果不主動說,就不要主動問。”劉女士的女兒林思瑩畢業于武鋼三中,去年高考以文科584分的成績被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錄取。如果孩子情緒還不錯,說明考得還可以,家長想了解更多細節也沒必要問,平靜的笑容是最好的回復。如果孩子臉色不太好看,家長就算有再多擔憂也不要多嘴,拍拍孩子肩膀,或者給個擁抱,告訴孩子:“考完了就過去了,你覺得難別個是一樣的難,咱盡力了就沒有遺憾了,更何況你的強項在后面!”
一場考試結束后,家長可以跟孩子講講笑話,聊點輕松的家常話。
睡不著:別把失眠當回事
高考說一點都不緊張那是“瞎話”,可萬一緊張得睡不著覺么辦?
“可以給孩子按摩,或是讓孩子睡前用熱水泡泡腳。”劉女士說,她平時喜歡看些中醫養生類的書,女兒高考那幾天正好派上用場。女兒感到疲憊時,她幫女兒捏捏肩、揉揉頸椎,母女倆再隨便聊點什么,女兒覺得很松快。事實上,家長不一定要懂穴位按摩,主要就是給孩子一個輕松的氛圍。孩子如果睡不著,可適量運動一下,或聽聽輕音樂,不要把失眠和高考掛鉤,睡眠不足對高考的影響微乎其微。
吃得好:家常菜最可口
當好“后勤部長”是家長最重要角色之一。搞好后勤是不是意味著什么好吃來什么,想吃什么整什么?
“家常菜最可口,也最放心!”凃先生表示,最好不要帶孩子在外面就餐,衛生安全不靠譜,萬一吃壞肚子就會留下遺憾。如果實在不方便,盡可能選擇一些衛生條件好的正規餐廳。飯菜供應方面,以清淡、易消化的食材為主,不要太過油膩,花色可以適當多一點。值得提醒的是,考試期間,“多吃點”之類的話少說,吃得太飽反而不利于考場發揮。
陪考:陪不陪聽孩子的
“沒必要守在考點外。”劉女士說,如果孩子知道你一直守在考點外,內心一定會感到很不安。倘若家長實在放心不下,可以選擇悄然送考,看著安全進入考場就好了。
凃先生認為,有些考生的考點并非本校,如果孩子不是極力反對,建議家長參與送考、接考,以免孩子出意外。